山東教育報數字報紙

                                                山東教育報要聞 教育部召開黨組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 青島市李滄區中小學書記校長全部“回歸”一線教學 未來學校:走向高質量的教育之路 東平縣:“讓愛延時”溫暖了一座城 濟南:“全員育心 全心育人”為學生筑起心靈港灣 孫長安:安于做鄉村孩子的“長明燈”

                                                第1版:要聞
                                                聚焦“雙減”這一年
                                                要聞
                                                01
                                                【在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指引下】

                                                濟南:“全員育心 全心育人”為學生筑起心靈港灣

                                                □ 張桂玲  陳敏

                                                “家里‘戰火連天’,只會讓孩子花更多精力來對抗父母而無心學習;良好積極的情緒反而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近來,在居家學習期間,山東省實驗中學心理教師團隊面向全體師生家長公布了聯系電話和QQ號。

                                                “老師告訴我,要學會接納自我,接納線上學習期間可能會存在效率偏低的現實。面對父母的不放心,最好的方式就是努力處理好自己的事情,安排好學習和生活。”學生小張在與心理教師的交流中逐漸放下了心理包袱,走出了低潮期。

                                                “孩子上網課,父母還好嗎?”省實驗中學“父母大學”的線上課堂讓不少家長開始踏上與孩子一起成長的學習之旅。“我聽了‘父母大學’的課,明白了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當父母的應該調整好自己的狀態。通過自我控制后,我感覺親子關系緩和了不少。”家長學員滕麗媛說。

                                                這是濟南市積極打造“全員育心、全心育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品牌的一個縮影。在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的形勢下,濟南市率先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師生心理健康維護的指導意見、行動綱要和保障措施等,暢通了市、區(縣)、學校三級心理工作溝通渠道,建構了學生心理發展有指導、心理需求“有回應、有跟進、有持續”的工作閉環,為緩解學生和家長焦慮情緒打開了一條綠色通道。

                                                “當前,從全國范圍來看,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都比較嚴重,抑郁、自殺、網絡成癮、人際交往困難、學業壓力大等問題頻發。這些問題以復雜而隱秘的方式影響著學生成長成才。”采訪中,濟南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纮表示,“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基礎性工程。育人,要先育心,急需破題,刻不容緩。”

                                                以此為導向,濟南市將這一“育心工程”列入了重要工作日程展開了持續探索與實踐,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

                                                ——在全省最早設立“24小時心理關愛熱線” 87525525,被列為濟南市政府2022年為民辦實事事項,入選首批濟南市“五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示范項目、濟南市市域社會治理項目化名單。

                                                ——在全省率先編制完成《濟南市中小學生心理課程建設標準》,在全國首創并持續開展“覺察接納、涵育未來”心理健康教育主題行動。山東省教育廳以濟南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建設標準為藍本,制定市、區(縣)級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中心標準。

                                                ——在全省率先制定《濟南市學生心理關愛熱線危機干預流程》,領銜建立“一案一清”的危機處置制度。

                                                ——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政府主導、第三方專業人員參與的 “濟南市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中心建筑面積近400平方米,設16間功能室,負責規劃、組織、實施、協調全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滿足個案咨詢、家庭教育、心理測評等多項需求。

                                                ——成立全省首家醫教結合學生心理健康研究促進中心。通過與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合作,在開通就診綠色通道、建立危機干預快速處理機制、提供學生康復指導服務等方面創新合作形式,使教育、咨詢和干預形成合力。

                                                近日,醫教結合學生心理健康研究促進中心成立,標志著市、區(縣)、學校三級全覆蓋,“學校、家庭、社區、醫院、網絡”同頻共振,與衛健委等部門協調聯動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基本搭建完成。“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學生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水準的醫教結合心理健康診療服務。”濟南市教育局思想政治處處長王翔宇告訴記者。

                                                “‘24小時心理關愛熱線’ 87525525 的設置,并不是花架子。”濟南市勝利大街小學校長王念強認為,這更是一種愛的傳遞。“用諧音‘我愛我’喚起學生的關注,在全市各級各類學校的顯著位置張貼‘我可以去找誰’‘當你擔心時’‘改變從覺察接納開始’等心理海報,引導學生學會求助,讓學生始終相信遇到困境時總有一種方式、一個人可以幫助到他們。”據了解,為確保熱線電話100%接聽、處置,濟南市教育局在3部座機晝夜值守的基礎上,增設占線回撥功能,熱線服務量同比增長45%。學生求助率由兩年前的21%提升至目前的52%,今年上半年的求助量激增。

                                                為提高熱線服務專業水準,濟南市教育局聘請4名優秀專職心理咨詢師24小時在線值守,遴選63名中小學一線優秀心理教師組建核心團隊志愿輪崗,邀請駐濟高校18位心理研究專家進行案例督導,力求讓每一通熱線體現出咨詢師真切的人文關懷、高超的專業能力和良好的職業倫理,傳遞出濟南教育人的專業性和責任感。

                                                “我們堅持家校共育、區域整體推進,發揮高校、科研、醫療等機構的人才優勢,組建了兩支隊伍,一支由18名高校和醫院的專業人員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智庫’專家團隊,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繪藍圖、把方向、保質量;一支由4205名心理健康教師、班主任和學科教師等組成的專兼職心理教師隊伍,充分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王翔宇說。

                                                怎樣才能確保學生心理發展有指導、心理問題能解決?濟南市在健全4種機制上下足了功夫:創造性構建“規范性課程+特色主題活動”的學生健康發展促進機制、學生心理篩查機制、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督導評價機制。

                                                “其中,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進行篩查是個難點。”據介紹,為達到強化分析評估、促進心育內涵發展的目的,濟南市教育局注重對熱線數據進行專業分析,用數據“畫像”,形成“靶向導入、分類施策”。如,注重發揮熱線的“探測器”功能,對階段性熱點問題和學生及家長求助的突出問題進行分類匯總,編輯每月1期的《心理簡報》,為教育管理者精準把握學生心理問題和思想狀況,有效改進學校育人工作提供支持。又如,注重利用大數據聚焦問題精準施策,針對反映集中的親子沖突、學業壓力、電子產品依賴、情緒管理、人際困擾等問題,開發“吾心你好”精品心理系列微視頻和家庭教育指導直播課,邀請全國優秀心理專家團隊答疑解惑,為家長送上了一場場解憂紓困的“及時雨”。

                                                “下一步,我們將努力做好‘四個結合’的文章,堅持育心與育德相結合、發展與預防相結合、主導與協同相結合、教育與醫療相結合,在完善心理健康課程體系、服務體系、平臺保障體系等方面持續發力,在通過家校社協同實現‘全環境立德樹人’方面再上新臺階,呵護每名學生健康成長。”王纮表示。

                                                錄入:超級管理員
                                                放大 縮小 默認
                                                山東教育社 | 在線投稿 | 關于本報
                                                版權所有 山東教育社   ICP證:魯ICP備16007069號
                                                聲明
                                                国产一级婬片片A片A毛片A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