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校長” 更要當“好老師”
青島市李滄區中小學書記校長全部“回歸”一線教學
“書記、校長都要‘回歸課堂’,帶頭給學生上課。‘雙減’形勢下,這一舉措的意義在于讓教育一線干部更加重視課堂提質增效與教學改革。”如今,青島滄口學校教育集團的李雅慧不僅是黨總支書記、校長,而且兼任初中一個班的語文教學任務。這緣于日前青島市李滄區提出“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中小學書記、校長既要做‘好校長’又要當‘好老師’”的要求。
連日來,記者走進李滄區中小學了解到,各中小學中層及以上干部全部兼任學科教學工作,書記、校長等干部紛紛拿著教案、聽課本,走進教室上課、聽評課。李滄區52所直屬中小學共計56名書記、校長全部排出課表,逐一走上教室講臺。區教體局局長王曉光告訴記者,中小學書記、校長全部“回歸”一線教學,旨在發揮自身專業引領作用,為廣大教師作出表率,樹立教學為先、質量就是生命的鮮明導向,真正實現“辦好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
青島書院路小學教育集團黨總支書記、校長王春蕊的另一個身份是學生的語文教師,每周要上8節語文課。作為書記和校長,她要統籌兼顧集團內3所小學的日常管理。雖然忙,但作為“青島名師”的她又為能重返自己深愛的講臺而興奮、自豪。她說:“我明顯感到自己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拉得更近了。大家同甘共苦、感同身受,交流更暢通,凝聚力更強了。”
青島六十一中校長李剛的專業領域是初中物理教學,在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之外,他還要給學生上課,并與教師一同集備、一同研究新課標、一同批改學生作業。對全校教師來說,書記、校長承擔教學任務,更是鼓勵和引領。在李剛看來,自己給學生上課,可以更好地為學校主責主業教育教學工作把脈,了解到一線的教學情況,特別是掌握了課堂上的難點,對學校的決策和教學改革有很好的指導作用。李剛告訴記者,作為書記、校長不僅要到一線上課,區教體局還明文規定“每位書記、校長每學期至少聽課40節”。
據介紹,書記、校長聽課帶動了教師的自主“干勁”。無論是聽誰的課,整個教研組的教師都會動起來,幫助這名教師去打磨課程。這就無形中增加了學校的凝聚力,新教師的成長就在磨合、歷練中潛移默化地實現了。
“要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指揮。”王曉光認為,讓書記、校長扎根一線,會更好地了解學生、體恤教師,真正實現教學和管理的齊步向前,全體教育人要緊緊咬住“品質課堂”建設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