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教育報數字報紙

                                                山東教育報新聞 “教育紅包”送不停 北大心理課走進鄉村小課堂 疫情下的“應急小超市”讓陪伴更溫暖 煙臺 舉行初中勞動教學大比武暨教學觀摩活動 平陰縣:唱響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合唱” 為學生健康成長撐起校園平安“傘” 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課堂要“接地氣、冒熱氣”

                                                第2版:新聞
                                                聚焦“雙減”這一年
                                                新聞
                                                02

                                                “教育紅包”送不停

                                                ——成武縣推進教育惠民工作側記

                                                □ 通訊員 宋成兵

                                                “公辦幼兒園離家僅一路之隔,幼兒園條件很好,孩子們很幸福,關鍵是很省錢。孩子幸福,家長就舒心!” 雖然孩子入園已兩個多月,但成武縣南堤社區居民陳進良仍難掩激動之情。

                                                近年來,成武縣以辦學新生態、育人新模式、服務新水平進一步做好教育為民、利民、惠民工作,圍繞群眾需求送出一個又一個“教育紅包”,用身邊的優質教育持續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

                                                “學校建在家門口,太幸福了!”

                                                對老百姓來說,幸福就是要親眼所見、親身所感。陳進良的一雙兒女都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他的心里擱著一本賬:如果兩個孩子上私立幼兒園將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上公辦園就要舍近求遠。正當他一籌莫展時,聽聞社區附近的公辦園文亭湖幼兒園秋季就要招生了,他大喜過望。在幼兒園加快裝修施工的日子里,他每天都跑過去多瞅幾眼。秋季開學時,他如愿以償將一雙兒女送進了家門口的公辦幼兒園。

                                                針對群眾反映的“入公辦園難、入民辦園貴”問題,成武縣進一步加大學前教育投入力度,嚴格落實新建城鎮居住區同步配套幼兒園政策,今年相繼建成文亭湖幼兒園、水發陽光綠城幼兒園、康養新城幼兒園等3所公辦園,新增學位1000余個,孩子就近入公辦園的愿望成為現實。學前教育資源不斷擴充,學校建設也同步發力,今年先后新建5所城區小學,其中郜城第六、第七實驗小學建成投用,郜城第八、第九、第十實驗小學也即將完成主體工程,另有新職專和伯樂高級中學如期交付使用。群眾的“揪心事”“操心事”“煩心事”因政府的民生實事推進而變成“幸福事”。

                                                “讓我們工作生活更省心,太溫暖了!”

                                                差不多有兩年的時間,孩子上放學接送這件事著實難住了成武縣永昌街道居民王嘉華夫妻倆:每天光接送孩子就得跑兩個來回,孩子放學時間又和上班時間沖突。為接送孩子,夫妻倆常常工作、生活無法兼顧。讓王嘉華沒想到的是,夫妻倆的“難處”,不僅有人體諒,而且有人相助。

                                                去年以來,成武縣不斷優化課后服務管理模式,深化“五育融合”舉措,切實滿足家長和學生對課后延時服務的需求。全縣各中小學將放學后的教育“空白期”提升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可為期”,以實際行動做到“群眾有所呼、教育有所應”。課后服務怎么搞?成武縣給出的答案是:增特色、挖潛力——開設藝術類、運動類、科技類、益智類、語言類、手工類等特色課程,構建起以答疑輔導、課外閱讀、特長教育等內容為核心的課后服務體系。

                                                從孩子接送難題中“抽身”出來的王嘉華夫妻倆,現在“省心、安心而且開心”。針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留守兒童等群體上公辦寄宿制小學的呼聲,成武縣又探索走出了開辦公立寄宿制小學的新路子,讓農村娃在寄宿制學校“上好學”,讓群眾盡享教育改革發展紅利,贏得群眾衷心點贊。

                                                “一網通辦入學,太方便了!”

                                                今年,成武縣2.1萬名新生中,95%的學生實現了入學“網上辦”“掌上辦”。同時,考慮到沒有網絡或者網上操作不方便的家庭,該縣還在各中小學同時設置了接待家長現場辦理入學事宜的服務臺,確保傳統報名渠道暢通,保證沒有網絡或者網上操作不方便的家長也能正常報名。這樣,在做到便捷高效的同時,確保了公平公正,受到群眾的擁護和稱贊。

                                                “成武縣將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具體行動中、體現到教育惠民成效上,為群眾提供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送出更多‘教育紅包’,答好群眾‘關切題’,努力開創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成武縣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潘崇雷表示。

                                                錄入:超級管理員
                                                放大 縮小 默認
                                                山東教育社 | 在線投稿 | 關于本報
                                                版權所有 山東教育社   ICP證:魯ICP備16007069號
                                                聲明
                                                国产一级婬片片A片A毛片A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