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教育報數字報紙

                                                山東教育報督導專版 新時代教育督導改革的濰坊案例 強化督導職能 全面提升“雙減”質效 用實用活督學工作機制 護航教育高質量發展 發揮新時代督導功能,護航教育前行 樹立督導需求觀,構建需求式督導模式

                                                第5版:督導專版
                                                聚焦“雙減”這一年
                                                督導專版
                                                05

                                                樹立督導需求觀,構建需求式督導模式

                                                □ 榮成市教育督導室 楊曉蕾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印發實施以來,榮成市通過積極探索,將改革的著力點放在責任督學引導學校樹立正確督導需求觀上,積極構建“需求式督導”模式,推動學校與責任督學建立新型督導關系。

                                                需求式督導主要包括兩個層面:學校發起督導需求和責任督學有針對性指導。學校通過自評找出阻礙發展的難題或瓶頸,并向責任督學提出,期望借助責任督學督導給予指導或幫助解決相關問題。責任督學對學校督導需求“把脈問診”,開展針對性指導,更好地體現服務理念。

                                                榮成市啟動實施的“基礎教育質量提升項目”(以下簡稱項目),是學校需求式督導模式實踐的典型案例。

                                                基礎調研,把握督導需求線索。一是責任督學從宏觀上有效梳理督導相關信息。在項目實施前期,責任督學從學校前期督導報告中發現有價值的信息,形成初步評價意見,對學校過去一個時期內的發展進行客觀評價,為項目開展提供必要基礎支撐。二是學校提供可參考的需求資料。為全面掌握真實可靠的學校發展資料,要做到“說”“寫”“看”相結合,讓校長(包括學校班子成員)去說,說他們自己的故事;通過問卷調查,讓師生、家長去“寫”,寫出他們真實的所思所想;通過學校的計劃小結,讓督學去“看”,關鍵在于學會發現、了解學校發生的事情。三是責任督學和學校間搭建良好的信息溝通渠道。

                                                定位指導,滿足需求式督導多元要求。不同學校間存在著一定的發展差異。因此,每學期都會舉行項目方案制定策劃會,學校先自主提報訂單服務需求。會上,專家、合作方、學校會逐一進行論證,最終形成推進方案。一是滿足學校品牌化發展需求。本項目共遴選5所市直小學、3所市直初中、3所高中作為試點學校,先期對標上海和河北名校,小學主要圍繞德育實施和習慣養成、初中圍繞夯實學科基礎和關鍵能力培養、高中圍繞學生核心素養和名優生培養,在項目上實施錯位發展,立足于做細做精做實。二是滿足學校特色化發展需求。改革初期,責任督學要指導各學校著眼發展瓶頸,明確督導需求,制定切實目標,有效解決問題。特別是基礎相對薄弱的學校,需求要更精準,目標要更可行,發力要更透徹。三是滿足學校個性化發展需求。堅持以質量和創新為導向,以解決實際問題為著力點,聚焦學校改革與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圍繞隊伍建設、課程開發、特色建設等內容,確立研究課題,成立以校長為主持人的研究團隊,深入組織實施推進。在頂層引領方面,以常態跟進輔導為推動力,由責任督學牽頭,組織專家團隊對選題、開題、實施等實行全方位跟進指導,對研究中出現的難點問題,通過專題培訓、入校指導、專家跟進等方式解疑答惑。

                                                跟蹤反饋,保障需求式督導效果。一是浸潤培訓,即時反饋。組織校長、副校長、中層干部、骨干教師到改革先進地區,全面對接改革先進學校,深度融合特色改革項目。二是座談交流,集中反饋。組織全市所有學校校長參加校長答辯活動。截至目前,校長答辯會共組織30場,48名校長一一上臺亮相,逐一匯報檢閱,真正達到“紅臉出汗”的效果。責任督學還定期組織和參加圓桌論壇、中層干部論壇、新教育小組座談等,全面掌握全市學校需求式督導推進效果。三是動態管理,定期反饋。堅持從兩個方面發力:從市局推動層面,組織全市校長到11所品牌培育學,F場觀摩、現場點評,通過校際相互對比,更能清晰明確自己的問題短板,促進精準發力;從借力專家層面,依托改革項目,每月組織專家入校專項診斷、專題培訓,對階段改革成效現場進行評估、指導,責任督學根據專家意見進行跟蹤督導,對落實不及時的,形成督導報告,匯報至教育局,予以通報批評。同時,對不同基礎的學校,完善督導考核評價體系,改變以往評價方式,圍繞年度發展有效變量和學校發展需求,在學科建設、課程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等方面制定了差異化考核方案,實行精準考核到位。此外,定期進行跟蹤指導服務回訪工作。通過個人訪談、小組訪談以及現場觀摩等方式分別對項目合作方的服務情況進行回訪評價,及時調整優化服務方案,保障學校需求得到充分回應。

                                                錄入:超級管理員
                                                放大 縮小 默認
                                                山東教育社 | 在線投稿 | 關于本報
                                                版權所有 山東教育社   ICP證:魯ICP備16007069號
                                                聲明
                                                国产一级婬片片A片A毛片A级